据水产业人士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一些省份就开始进行大鲵人工养殖繁育,全国每年繁殖大鲵幼苗10余万尾。
由于人工养殖的大鲵量少,目前商品大鲵的市价高达每公斤2000余元。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四川娃娃鱼养殖,是如何留住几个本来想外出打工的村民的脚步的?
安县晓坝镇黄羊村,是龙门山里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几位年轻人不外出打工,却窝在家里鼓捣折腾养四川娃娃鱼。
3月20日,记者来到这里,在天顺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永德家,见院坝当中竟然开着一条10多米的水沟,上面还用绿色塑料大网罩着。
“这就是我们合作社的大鲵繁育场,沟边的洞穴里有七八十条生育期的成鱼。”贾永德对记者说。打开旁边另一间平房门,里面也有两排池子,上面也盖着塑料泡沫板,下面是密密麻麻大小不等的四川娃娃鱼。
贾永德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有6户社员,还带动了周边46户农民,养殖四川娃娃鱼2000多条。养殖场两个池子里“有360多条,一对鱼产的。不容易哟,我们整整搞了三四年,终于繁育出小鱼鱼。”
地震毁损耕地索性养起了四川娃娃鱼
据水产业人士介绍,四川人工养殖大鲵还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市价每公斤高达2000余元。
茶坪河以前就盛产大鲵,“前些年上面建了电站,部分地段河床干涸了,一些四川娃娃鱼无处藏身。”村民王关义说。黄羊村有300多户,1100多人,退耕还林后只有162亩土地。“5·12”地震又使村里一些耕地毁损,基本没有什么地可种了。“我们处在茶坪河上游,如果养猪、养鸡,污染大,不行。”村支部书记肖毅说。
村民贾永德、杨学军长期在外收魔芋,在外面见人家养四川娃娃鱼,就跟着学养。几年下来,挣了一些钱。“四川娃娃鱼有个特点,就是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我们这里水好,海拔高,肯定适合养殖。”肖毅就请贾永德、杨永军回村里养四川娃娃鱼。
贾永德前些年高价从汉中买回10条四川娃娃鱼苗偷着养。父亲略知一点养殖皮毛,在他指导下试着用沙虫、小鱼喂,居然赚了。后来又到湖南花10多万元买回100多条鱼苗,这次却没交上好运,死了大半。但他并没灰心,而是联系村里杨学军等几位年轻人,每人贷款20多万元继续养四川娃娃鱼,到处参观学习,学习费用就花了2万多元。贾永德回到村里,与乡亲们组建了合作社,申请办理了相关证照。
“养四川娃娃鱼,每斤的成本在200元左右,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种苗成本,一条几两重的幼鱼就要上千元。这个行道目前正处在上升期,价格有些高。以后养殖户多了,价格肯定要下来。但我们自繁自育,肯定是有市场竞争力的。”贾永德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