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
(一)
娃娃鱼成体池的管理,成体经过一段时间饲养,个体增长,密度相对增大,而
娃娃鱼病也随之发生,因此,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成体池的日常管理归纳起来就是一勤、二早、三看、四防。
一勤:就是勤巡池。每天巡池3次,早晨巡池看摄食后情况,中午巡池注意水温变化,晚上巡池观察成体摄食状况。
二早:就是早放养、早开食。注意春节后水温上升时,是否在摄食,若未摄食要采用加温使成体尽早摄食。
三看;就是看摄食、看是否抢食或有无吐食现象、看水质。看摄食主要是看成体在食场摄食是集中还是散乱。看是否抢食或有无吐食现象,以便调整投饲量。看水质主要是看水质是否清新、透明度是否高,以便采取措施改善水质。
四防:就是防暑、防病、防逃、防水变。
防暑是夏天成体池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夏季水温高,成体易死亡,因此要采取防暑降温,有利
娃娃鱼生长,室外防暑主要采取设置遮荫物,使光照强度低。换水采取在深夜进行,这样有利成体“度夏”。
防病就是要防止
娃娃鱼病。要随时注意娃娃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如发现成体有离群独游,要检查研究病况,采用隔离防治措施,及时治疗。
防逃就是要防成体
娃娃鱼逃走,要经常检查进出水处,加强管理,防止外逃。
防水变就是要防止水质变坏。
成体池除了做好投饲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进行水质管理、成体病害等防治工作。
1.水质管理:成体池要求水质清新,浮游动物和敌害生物量少,透明度为50~60厘米,成体池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娃娃鱼的摄食和
娃娃鱼病的发生。水质好,成体摄食能力强,体质健壮,发病就少。
(1)换水。成体池水的自净能力差,要经常更换池水。一般每天换水量为2/3.当夏季高温及水质恶化时要将池水排干,再加注新水。
(2)做好保持地水的清洁工作,日常管理中要及时捞除浮在水面上的残饵、污物及死
娃娃鱼等。保持池水的清洁,防止由于此类物质的腐烂而污染水质。
(3)注意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及敌害生物变化情况,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是造成成体池水质变化和成体发生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发现池水中浮游生物量较多时,要及时处理,并且进行消毒。
2.疾病防治,娃娃鱼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成体摄食及成活率和产量,娃娃鱼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娃娃鱼病的防治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成体用水最好用自来水或地下井水,减少细菌及污染源,利用水库、山溪泉水、阴河水等自然水源的养殖场,进水必须经过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成体池。
(2)成体池中不混养有病原体的鱼虾。
(3)新引进成体地的娃娃鱼消毒后才放入池中养殖。
(4)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投喂药饵成药浴,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成体分养:由于成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因摄食、消化和吸收的差异,故个体大小差别显而易见,这种差别将日趋加剧。因为大规格的成体摄食强度大。摄食量大,其生长快;而小规格的成体抢食能力差,摄食量少,生长日趋缓慢。因而同一成体池的
娃娃鱼就出现个体大、中、小分化,为了避免弱肉强食,必须进行成体分级分池饲养。
1.分养前的准备
(1)
娃娃鱼池及工具,分养前要准备好分养的娃娃鱼池和工具。娃娃鱼池要先消毒和培养水质。其方法见放养一节。成体分养工具有塑料桶、塑料盆。
(2)停食,成体分养前要停食5~7天,这样能防止捕捞时造成损伤。
2. 捕捞,将准备好分养成体池排干水,然后将各种不同规格、且准备分养的成体捞起,放人事先准备的塑料盆中,最后放入各自新的成体地。
3.成体分养的几个问题
(l)
娃娃鱼是畏光动物,故分养要选择在阴雨天进行。阴雨天气温较低,空气湿度大,成体在起捕中不易受伤。夏季温度高,光照度强,分养要选择在深夜进行,切忌在阳光直射下起捕分养操作。
(2)分养
娃娃鱼池水温度要基本相同,若两池水温相差较大,易造成成体反吐,产生病害。因此,分养成体池水要求水温相接近,这样不会发生娃娃鱼拒食。